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永定红”为红色花岗岩,颜色鲜艳,品格花纹清晰且均匀细致,产于洪山,是福建名石。现已探明石材储量约24亿立方米,多为露天开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发以来,洪山乡年产“永定红”石材30万吨,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材料二洪山原有矿山开采证22本、开采点55个,石材加工企业81家,小作坊遍地开花,洪山80%左右的村民都与石材产业有关。石材行业“并喷式”发展给洪山乡带来繁荣经济的同时,也曾让洪山乡局部生态环境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自2016年底,当地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全部关停整顿,并于2017年开工建设“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加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产业园区进入了良性的发展循环,“红色石材”实现了“绿色开采”。
材料三如图示意“花岗岩石材加工的一般流程”。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水定红”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2)分析2016年以前“永定红”石材产业“作坊式”发展模式的优势。
(3)指出“水定红”石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红色石材”实现“绿色开采”的意义。

【答案】(1)“永定红”花岗岩所在区域地壳运动活跃,岩层断裂发育;岩浆沿着断裂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永定红”花岗岩;区域地壳抬升导致地表隆起,“永定红”花岗岩及其上方岩层被整体抬升:“永定红”花岗岩上方覆盖的岩层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消失,“永定红”花岗岩出露地表。
(2)“作坊式”经营场地小,准入门槛低;适应性强,可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生产灵活,便于安排生产,劳动力资源利用率高;规模小,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3)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露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4)统一开采提高了石材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统一加工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统一管理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统一销售避免了市场的无序竞争,稳定产品价格;循环生产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改善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4 8:0:8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分析赣南地区稀土矿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