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小组内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于是采用改进后的乙装置进行重新探究。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0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3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现象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②采用改进后的乙装置,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先下降再上升先下降再上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4444mL。
(2)如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①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时,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等到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时,说明瓶内气体已收集满。②现要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可分别向这两瓶气体中
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填写实验操作),可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③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与O2含量,其中含量高的是
CO2
CO2
。(3)“繁星”小组用图丁所示装置做分子运动探究实验。邀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①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无色酚酞变成
红
红
色。②实验Ⅱ:如图丁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氨分子不停运动,运动到B烧杯,形成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氨分子不停运动,运动到B烧杯,形成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答案】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先下降再上升;44;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CO2;红;B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不停运动,运动到B烧杯,形成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使用500mL的集气瓶,图中量筒的规格应是
A.20mL
B.50mL
C.100mL
(3)实验结束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发布:2024/12/24 9:30:1组卷:34引用:2难度:0.6 -
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M应该选用( )
发布:2024/12/25 12:30:1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含量的是( )
发布:2024/12/25 13:0:1组卷:241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