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随州市“南水北调”和积极推进“国家旅游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封江湿地公园又见野鸭归来。湿地公园内的村庄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封江蚱蚕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的丢失,如野鹿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鹿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鹿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鹿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 迁徙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先天性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3)材料三中的人类对野鹿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鹿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环境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答案】迁徙;先天性;信息交流;学习行为;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4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