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古代教育的教育目的】
古代的教育,其目的是树人。从诵读经典到诗词文赋、琴棋书画,都是人格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古代教育并不是以学知识为目的的。而是要把人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对族群有用的人,一个人生幸福的人。古代文人儒士是一方民众的主心骨,一方水土的保护神。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更有品格、更有气节。蒙古、满清南下,横扫东北,直入中原,到了江南,却很难推进,就是因为江南文人多。自魏晋以来,文化重心南移,明清状元多出自江南。因而这个地方儒士多,有气节。所以民风剽悍,城高水深,技术先进都抵不过人品教育。
【材料二:古代教育的教学方式】
古代教育是一对一教学。从孔子到民国,中国所有的私塾、官学,都是一对一授课。哪怕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头一天一起入学,第二天,两个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性急,就读《中庸》。一个人性慢,就读《孟子》。学习的内容不同、教法不同、进度不同、考试的标准也不同。一对一,你就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到性格,为他设计独特的学习方案。古代没有课程表,因为一个孩子一个进度,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一直都说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正因为是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才得以实现。
如何实现一对一教学呢?首先,一个老师要能承担语文、数学、自然、品德、音乐、美术等多门课程。其次,古代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授课时间不长,每个人一次授书也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而且,为了保证授课的私密性,老师都是在教室后面的。第三,古代学校的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编班。就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比如蒙馆学馆从3岁到18岁都在一个班上。在私塾学习有个规矩,有问题先问师兄,师兄不会的再问老师,这样就极大地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大孩子带小孩子,高年级带低年级,有长幼之序,有师门之谊,又可以培养待人接物之礼、进退洒扫之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尊重与爱护,并为这尊重与爱护而努力学习。
【材料三:古代教育的考试方式】
古代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上书,老师点书,复讲,读书,讲书。某种意义上讲,复讲是古代的考试方式,不是发卷子,是再讲一遍,学生给老师讲。古代的教学是过关式的,第一课过不了,不会开第二课,过关的形式,就是复讲。老师讲10分钟,然后学生复讲的时候,不仅要把纲目讲出来,还要把语气、动作都要讲出来。这样的要求,比起今天的考一百分,要高得多。因为有难度,学生的听课态度自然会好。学习金字塔理论不也说“讲给别人听”可记住90%的学习内容吗?我国古代的孩子,从三岁起就这样训练了,一直到成人。
【材料四:古代教育的读书方法】
古代先生教书的方法是吟诵。古代私塾,入学即吟诵,吟诵是作曲,是创造,是用中国歌唱法读书。因为我们的语言是声调语言,还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天然地与音乐相通。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可以直接化为音乐的旋律节奏。当学生给先生背书的时候,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先生的调子。因此,背诵对古人而言一点都不难。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科举考试必考内容十三经有641326字。十三经的每句话都可以作为科考八股文的题目,一篇八股文五百字到一千字,一个考生的复习资料数量大概应为十三经的千倍,约几亿字。虽不必都背会,但至少在百万字以上。还要背诵或熟读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一系列诗文,字数有几十万。《史记》《资治通鉴》也要读,好的也要背诵。此外,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拳理兵书,都要涉猎。所以说,古文人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只是保守估计。
班级召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主题班会,你们组收集了以上材料。
(1)以上材料根据徐健顺教授五万多字的《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一文删改而成,链接材料节选自《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前言部分。通读这些内容,你能感受到研究传统文化带给徐教授人格方面的影响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发现。
【链接材料】
余不敢论今日教育何去何从,唯谈古代教育;亦不敢论古代教育,而云我所理解的古代教育。此意非定如此,而仅为余拜访近千耆老、翻检上万文献所得个人构拟者。故盼诸君指点不足、纠正偏颇,或补充见识、发表新论,共同接近传统真相,则幸甚至哉!
(2)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链接材料中的国学培训机构有哪些方面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不相符。
【链接材料】
随着国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很多民间培训性质的“国学馆”“读经班”兴起。这些机构大多让孩子们用大声朗读,重复记忆的方法学习儒家经典,并宣称能达到掌握国学精髓的目的(下图是一张国学班学生上课的照片)。

(3)成果汇报环节,你将代表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教育精华,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请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写一段发言稿。
写作提示:①围绕主题筛选有用信息;②语言生动,有感染力;③100字左右。
【答案】(1)从材料一可知,古代教育树人为本,古代文人大都品格高尚,有气节。从链接材料中的“余不敢“亦不敢”“非定如此”“盼诸君指点不足”等字眼可以看到一个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谦虚平和的学者形象,有古君子之风,应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
(2)教师在教室前面授课,姿势整齐划一,不是一对一教学,也不具备古代教育注重私密性的特点;不是用古代的读书方法读书,方式简单、死记硬背;不是纵向混合编班,以跪姿代替坐姿,曲解传统文化理念。总之,用现代教育方法教古代经典,并没有真正领悟古代教育的智慧和精髓。
(3)示例:同学们,我来揭秘中国古代教育真相。你知道吗,立德树人理念自古有之,一点不新鲜!而且古代都是一对一教学,真正的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更牛的是古代考试形式是复讲,就是学生把老师教的再给老师讲一遍,这学习金字塔理论原来是咱老祖宗玩剩下的!最精彩的是古代读书用唱的,人都是作曲家,用这方法背书像玩儿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真神奇,我决定“路转粉”了,你还等什么?
(2)教师在教室前面授课,姿势整齐划一,不是一对一教学,也不具备古代教育注重私密性的特点;不是用古代的读书方法读书,方式简单、死记硬背;不是纵向混合编班,以跪姿代替坐姿,曲解传统文化理念。总之,用现代教育方法教古代经典,并没有真正领悟古代教育的智慧和精髓。
(3)示例:同学们,我来揭秘中国古代教育真相。你知道吗,立德树人理念自古有之,一点不新鲜!而且古代都是一对一教学,真正的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更牛的是古代考试形式是复讲,就是学生把老师教的再给老师讲一遍,这学习金字塔理论原来是咱老祖宗玩剩下的!最精彩的是古代读书用唱的,人都是作曲家,用这方法背书像玩儿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真神奇,我决定“路转粉”了,你还等什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许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图:
(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ㅤㅤ材料二:
ㅤㅤ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归来,为中国人第九次太空之旅画上完美的句点。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组”,一点也不夸张,充分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ㅤㅤ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载入史册的“首次”。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出舱;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为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空间科研提供了更大平台;首次应用三舱三船的新技术新材料,加速全行业产业链的创新进程。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这一棒接力,接得稳、握得实,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摘编自(《“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202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ㅤㅤ材料三:
ㅤㅤ航天精神体现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包含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凝聚“能吃苦”的坚韧之力、“能战斗”的奋斗之力、“能攻关”的进取之力、“能奉献”的无我之力。与精神铸造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实践的践行。向航天英雄学习,让载人航天精神照彻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的行动、照亮我们的征程。
ㅤ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创造历史伟业的“大我”之中,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精气神,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摘编自《让“载人航天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征程》,2022年6月22日四川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B.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载人航天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C.神舟十四号乘组无惧困难挑战,实现新突破,再次证明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D.我们要赓续发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篇章。
(2)请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四号乘组在本次太空之旅中完成了哪些挑战。
(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发布:2024/12/27 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2.综合性学习。
(1)读下面材料,谈谈你读后的感想(答出两点)。
材料一:中学生小沈与网络游戏亲密接触后,逐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是迅速下滑的学习成绩,是逐渐变得慵懒的身体,是父母、老师焦虑的眼神……
材料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2)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进行语言表达。
小华的爸爸为爷爷的八十大寿准备了许多烟花爆竹,小华劝说爸爸不要放烟花。可爸爸说:“你爷爷八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也是表孝心。”
如果你是小华,请从“环保”和“孝心”的角度来劝说爸爸。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4引用:3难度:0.5 -
3.学习与探究。
ㅤㅤ七年级(1)班准备制作以“经典同行,励志成长”为主题的图文展板,请你参与设计。展板素材 素材A: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遇见秀气的小山和澄清的河水,感受文字中流淌的脉脉温情。 素材B:在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们遇见既沉默寡言又慷慨坚韧的牧羊人,发现了平凡者亦拥有伟大的灵魂。 素材C: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遇见一个脱离险境的孩子,悟出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将它一点点分解开来,就能战胜它。 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