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围绕“法治,让生活更美好”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由于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很多业主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多次与物业进行交涉无果。2021年11月,《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小区居民们的诉求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撑。
材料二:王某在报案过程中发现,民警要当场登记、接受证据材料,办案部门24小时内要将案件相关信息录入执法办案系统,信息全部通过网上记载、运转。在“阳光执法”中,王某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材料三:李明所在的小区经常开展各种法治宣传活动,如居委会在小区橱窗宣传《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内容,开展了相关的书法、绘画比赛和法制宣传讲座。现在,小区居民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治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
【答案】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王某的发现体现了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③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9引用:4难度:0.7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