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病”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香蕉传染病,染病香蕉逐步枯萎死亡。某科研机构通过对野生香蕉(二倍体)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含抗“巴拿马病”基因A的突变体。为进一步培育抗病的栽培用三倍体香蕉,进行如下处理:

(1)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产生多种变异类型,缺点是具有盲目性,并且需对大量材料进行处理,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低频性和不定项性低频性和不定项性的特点,基因突变的意义是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2)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若乙植株产生的配子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这些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1:4:1AA:Aa:aa=1:4:1。
(3)常规育种一般需要筛选出纯合品系,丙植株中的抗病植株有多种基因型,但无需进行筛选,原因是 丙植株为三倍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丙植株无论是抗病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子代都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丙植株为三倍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丙植株无论是抗病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子代都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4)现有二倍体和三倍体香蕉植株,若要根据染色体组成将二者区分出来,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将二倍体和三倍体根尖制成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数,若细胞内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为二倍体植株细胞,若细胞内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即为三倍体植株细胞将二倍体和三倍体根尖制成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数,若细胞内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为二倍体植株细胞,若细胞内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即为三倍体植株细胞。
【答案】低频性和不定项性;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AA:Aa:aa=1:4:1;丙植株为三倍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丙植株无论是抗病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子代都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将二倍体和三倍体根尖制成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数,若细胞内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为二倍体植株细胞,若细胞内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即为三倍体植株细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80引用:18难度:0.9 -
2.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1:30:1组卷:50引用:4难度:0.7 -
3.通常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4 8:0:2组卷:42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