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容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②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
③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④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 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2)根据青蒿素 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沸点34.5℃),应选用 乙醚乙醚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四氯化碳沸点高,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四氯化碳沸点高,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
(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 水浴水浴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 防止有机溶剂挥发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4)科研小组进行上述②-④步骤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 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考点】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答案】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醚;四氯化碳沸点高,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水浴;防止有机溶剂挥发;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7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因最早发现于番茄中而得名,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果实中以果皮部分含量最高。其工艺流程是:番茄→捣碎成泥→加纤维素和果胶酶→萃取→过滤→浓缩→粗番茄红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7 10:30:2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2.如图是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的装置图,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2 23:30:1组卷:103引用:5难度:0.7 -
3.下列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9 9:0:1组卷:2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