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20℃~102℃-20℃~102℃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先降低后升高
先降低后升高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考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答案】-20℃~10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先降低后升高;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812引用:32难度:0.3
相似题
-
1.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象,如图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象是(选填“乙”或者“丙”)。发布:2024/12/23 22:30:2组卷:747引用:14难度:0.7 -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4 7:0:1组卷:107引用:1难度:0.7 -
3.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20g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为BC段,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若不计热量损失,则在图象中BC阶段物体吸收的热量为 J[c冰=2.1×103J/(kg•℃)];
(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你认为图 (选填“乙”或“丙”)的CD段数据有问题,原因是质量一定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应 (选填“长”、“短”或“相同”);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发布:2024/12/23 20:30:1组卷:25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