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被动屋于1991年诞生于德国。被动屋指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和输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温度环境的节能建筑。如图为位于德国北部的一座被动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为了提高这座房子节约能源的水平,门廊前应该配备的庭院植物是(  )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8:0:31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碳中性国家”是指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38~39题。
    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在异常高温和降水亏缺的共同作用下,通常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蒸发(腾)量增加,这种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事件被称为骤旱。有关专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中国发生骤旱的风险可能显著增加,到21世纪中叶,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湿润省(区)骤旱风险将增加40%,北方半干旱地区骤旱风险却有所降低。骤旱事件的增加主要由人类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
    推测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骤旱风险增加的原因。

    发布:2024/12/13 23:0:1组卷:9引用:1难度:0.3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1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2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1相比,描述图2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了如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图3)。

    地区 广西中部 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 相对均匀 集中
    年降水量(mm) 1500-2000 400-600
    年平均气温(℃) 20-22 6-8
    年溶蚀率(mm/年) 0.12-0.3 0.02-0.3
    (2)图1和图2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
     
    ,依据图3和如表的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发布:2024/12/7 5:0:1组卷:19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