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
雾凇奇观 ①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②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③第二天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1)请根据短文的意思填空。
松花江上游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 44摄氏度左右。流经市区的时候,江面上弥漫着雾气。夜幕降临后气温下降到 零下30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 涌向涌向两岸,笼罩笼罩十里长堤,慢慢给松针、柳枝 “镀”上“镀”上“白银”,最后形成了雾凇奇观。
(2)请选择没有语病的句子。②②
①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②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③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察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 比喻比喻修辞手法。
(4)请概括短文第②自然段的意思。 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5)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是哪种意思?请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缀满 ③ ③ |
缀:①用针线缝;②连结;③装饰。 |
降临 ② ② |
临:①从上往下看;②到,来;③照样子摹仿字画。 |
笼罩 ② ② |
笼:①较大的箱子;②遮盖,罩住;③概括而不分明。 |
千姿百态……
月季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四季不断,深为人们喜爱。
月季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四季不断,深为人们喜爱。
情不自禁……
我和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看到声色俱厉的歹徒,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心吓得碰碰狂跳。
我和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看到声色俱厉的歹徒,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心吓得碰碰狂跳。
(7)短文表达作者对了吉林雾凇奇观的
赞美
赞美
之情。【答案】4;零下30;涌向;笼罩;“镀”上;②;比喻;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过程。;③;②;②;月季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四季不断,深为人们喜爱。;我和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看到声色俱厉的歹徒,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心吓得碰碰狂跳。;赞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2 8:30:1组卷:11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柏林》:发布:2025/3/13 9:0:2组卷:21引用:1难度:0.8 -
2.《悬石瀑布》 ①在一个阴沉沉的早晨,我驱车前往凤鸣山,只为一睹悬石瀑布的奇观。
②由于不是节假日,几乎看不到人影,听不到人声,非常安静。可是在这安静之外,我却分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震耳欲聋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我很好奇。
③往前走,山路右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不是一般的清澈,而是让我叹服的清澈。怎么形容它呢?这么说吧,当我看着小溪,看到的是水中大小不一的石子,却忽略了水的存在。只有当我看到十几只鸭子在水里嬉戏游动时,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想起这里有水。水把鸭子的整个身子冲得干干净净,鸭毛看上去非常光滑,惹人喜爱,有了一种想下去抚摸它们一下的冲动。水里的石子长年累月地被溪水冲洗着,都变成了极美的艺术品,如珍宝般,安静地躺在那里。
④往前走,那声音却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仿佛一大批出征的将士在呐喊。到了半山腰,出现了一大块平整的土地,我急切地往里走,猛然发现一个高10余米的裂隙状石洞出现在我们面前,洞顶夹着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如悬着一般,仿佛它随时都会掉下来。让人胆战心惊。石洞深约20米,往里看,山泉从崖顶飞泻下来,硕大的水帘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这就是凤鸣山的悬石瀑布!
⑤我站在悬石下,抬头望着飞泻而下的瀑布,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瀑布像一匹匹脱缰的白马,势不可挡。而那响亮的瀑布声,犹如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呐喊,那是一种让我震撼的英雄气概。瀑布溅起的水花早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衫,使得我和它如此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了一起。
⑥我一直相信,水是有生命的,而悬石瀑布更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终年不息地飞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你去与不去,它始终在那里。
⑦或许正因为凤鸣山有了这奇特的悬石瀑布,才有了更多的生命气息!
(1)“悬石瀑布”名字的由来在哪里?用“______”画一画。
(2)读③自然段,作者未写“悬石瀑布”却先写小溪,让人感受到溪水的
(3)读画“ ”的句子,听到清脆响亮的瀑布声,看到这幅壮观、奇特的景象,不由使人想起“诗仙”李白描写瀑布的名句:“
(4)本文是一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文,再读美文,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写一写站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巨石下观看瀑布的景象。发布:2025/3/13 9:0:2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3.请你对课文中《童年》的片段作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发布:2025/3/13 8:30:2组卷:3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