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课。
ㅤㅤ“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的片段,请完成相关任务。
ㅤㅤ[甲]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ㅤㅤ[乙]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ㅤㅤ“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ㅤㅤ[丙]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1)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
(2)甲、乙选段分别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乙文中“去拿你的书来”这所谓的“书”指的是哪部书?
(3)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
(4)经典的力量在于永不过时,今天某些人身上还有“父亲”和“塾师”的影子,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甲文中“先生”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过于单一,读书生活枯燥,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②乙文中“父亲”完全不顾及儿童的心理,在孩子兴致勃勃将去看五猖会时,让孩子背书,大扫孩子的兴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③丙文中“塾师”不准孩子看“略有图画”的书,只读“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书,无视孩子的渴求(好奇心),束缚了孩子自由爱美的天性。
(2)甲、乙选段分别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乙文中所谓的“书”指的是《鉴略》。
(3)①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特点的书。②印刷精美,充满童趣,能吸引孩子的书。③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生活,能够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的书。
(4)示例:①封建教育的影子还在,有些老师和家长仍像上文中塾师、父亲一样,教育简单粗暴,孩子缺少自由阅读、自由成长的空间。②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科学习,课余时间一直带孩子奔波在补习班之间,孩子的生活完全被学习占据。③有些老师家长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忽视孩子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2)甲、乙选段分别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乙文中所谓的“书”指的是《鉴略》。
(3)①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特点的书。②印刷精美,充满童趣,能吸引孩子的书。③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生活,能够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的书。
(4)示例:①封建教育的影子还在,有些老师和家长仍像上文中塾师、父亲一样,教育简单粗暴,孩子缺少自由阅读、自由成长的空间。②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科学习,课余时间一直带孩子奔波在补习班之间,孩子的生活完全被学习占据。③有些老师家长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忽视孩子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1 17:0:4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10篇文章,相邻篇目的内容首尾间大多有呼应。请仿照示例,参考右图中的目录,另选篇目进行分析,来印证这一说法。
ㅤㅤ示例:第一篇《狗•猫•鼠》的后半部分提到隐鼠被长妈妈踩死的事,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开篇便写长妈妈在我家做女工的事,正好与前一篇的后半部分形成呼应。
目录
小引/01
狗•猫•鼠/03
阿长与《山海经》/11
《二十四孝图》/17
五猖会/26
无常/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9
父亲的病/48
琐记/53
藤野先生/59
范爱农/65
后记/72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26引用:4难度:0.7 -
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乙】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喝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有删改)(1)【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2)下列人物不是出自于《朝花夕拾》的一位是
A.范爱农
B.长妈妈
C.寿镜吾
D.孔乙己
(3)【乙】文段出自《
(4)批注是阅读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从下面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情感,写一则批注。
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8引用:2难度:0.6 -
3.从《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情谊和爱,请你选择其中一点,结合一部名著的具体内容来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49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