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了冬日里银装素guǒ下的西湖美景。天空、云层、远山、湖水róng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显得如此苍茫辽阔。浩大的天地之中,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这里是在写景,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混沌( )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而自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顺治三年张岱为躲避清兵入山,仅携带数胫书籍而行。而祖宅所存大量书籍为清兵损毁,40年所积文物,荡然无存。这让张岱对清兵的野蛮愤愤不已,对于当时的官场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在慨叹生不逢时的同时,他披发入山,归隐山林,著书立说。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银装素guǒ 裹裹
róng为一体 融融
混沌dùndùn
(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C
A.“蜉蝣”指一种生存期极短的昆虫,“寄蜉蝣于天地”是说像蜉蝣—样寄生于天地之间。
B.“沧海一粟”是指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C.“荡然无存”中“荡然”的意思是动荡的样子,在句中是说因动荡40年所积的文物失去了。
D.“生不逢时”意思是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在句中指张岱慨叹自己命运不好,不幸处于清朝统治下。
【考点】注音.
【答案】裹;融;dùn;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28 7:0:2组卷:0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