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利用PCR技术从长穗偃麦草基因组中扩增出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理和遗传机理,并将该基因转移至小麦品种中获得稳定的赤霉病抗性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能从长穗偃麦草基因组中扩增出基因Fhb7的原因是 引物是根据基因Fhb7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的(或引物能与基因Fhb7的一段序列特异性结合)引物是根据基因Fhb7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的(或引物能与基因Fhb7的一段序列特异性结合),扩增时常使用的酶是。为使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链解链为单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耐高温的)Taq酶加热至90~95℃(耐高温的)Taq酶加热至90~95℃。
(2)要使基因Fhb7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 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或终止子)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或终止子)(答出1条即可)。
(3)将质粒与基因Fhb7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是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
(4)检测基因Fhb7是否成功导入小麦细胞的方法是采用 技术,此技术中用到的探针是在 DNA分子杂交含有基因Fhb7的DNA片段DNA分子杂交含有基因Fhb7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制备的。
【考点】DNA片段的扩增与电泳鉴定.
【答案】引物是根据基因Fhb7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的(或引物能与基因Fhb7的一段序列特异性结合);(耐高温的)Taq酶加热至90~95℃;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或终止子);DNA连接酶;DNA分子杂交含有基因Fhb7的DNA片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8 21:0:2组卷:20引用:4难度:0.7
相似题
-
1.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发布:2025/1/16 8:0:1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2.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关于DNA片段扩增及其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