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永远执著的美丽 袁隆平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在他研究的最初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之后,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有删改)(1)“袁隆平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句中的“这个”是指 CC
A.水稻
B.超级稻
C.杂交水稻
D.水稻育种
(2)文中划线句子中“依然”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DD
A.说明袁隆平工作方式死板,工作思维不会变通。
B.袁隆平获得辉煌、荣耀、名利后骄傲了,于是他骑上摩托车耍威风了。
C.“依然”表示与原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除了正常的到稻田察看之外,还顺便去当地游玩。
D.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袁隆平作为人民科学家早已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那片田地,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改初心。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C
A.袁隆平的“美丽”是指他把一生献给了培育杂交水稻这一崇高事业。
B.句子“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暗扣文题,揭示主题。
C.“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体现了袁隆平的艰辛。
D.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袁隆平工作作风朴朴实实、兢兢业业,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4)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带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是 AA
A.袁隆平自信
B.袁隆平夸夸其谈
C.袁隆平百折不挠
D.袁隆平淡泊名利。
(5)对于题目“永远执著的美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B
A.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B.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C.题目蕴含着文章的中心。
D.“美丽”指的是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6)“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了袁隆平夫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表现了袁隆平不辞劳苦,执着严谨的精神。说明了袁隆平夫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表现了袁隆平不辞劳苦,执着严谨的精神。
(7)文中第三自然段出现了许多数字,小枫觉得有些啰嗦,不必要,你觉得这种写法好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35亿多亩”“3500亿公斤”“3500万人”“7%”“22%”这些具体数字的运用,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35亿多亩”“3500亿公斤”“3500万人”“7%”“22%”这些具体数字的运用,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答案】C;D;C;A;B;说明了袁隆平夫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表现了袁隆平不辞劳苦,执着严谨的精神。;“35亿多亩”“3500亿公斤”“3500万人”“7%”“22%”这些具体数字的运用,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2/27 9:30:1组卷:25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口哨
张海迪 ①我会吹口哨。
②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
③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④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⑤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⑥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⑦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⑧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
田野小河边,
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
啊……
⑨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但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
⑩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⑪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口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口哨病就好了。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⑫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吹口哨”为行文线索,条理清楚。
B.文章叙述了“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
C.作者通过叙述吹口哨描述生活,抒发内心的情感。
D.文章描写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下列对文章段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引出下文关于吹口哨的回忆。
B.第④段总结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C.第⑩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第⑫段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3)分析第③段中作者的内心情感。
(4)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发布:2025/3/7 1:0:1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文学类阅读。
永远执著的美丽 袁隆平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稻”而运转。在他研究的最初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之后,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三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1)“袁隆平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句中的“这个”是指
A.水稻
B.超级稻
C.杂交水稻
D.水稻育种
(2)文中划线句子“依然”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袁隆平工作方式死板,工作思维不会变通。
B.袁隆平获得辉煌、荣耀、名利后骄傲了,于是他骑上摩托车耍威风了。
C.“依然”表示与原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除了正常的到稻田察看之外,还顺便去当地旅游。
D.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袁隆平作为人民科学家早已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那片田地,即便功成名就也不变初心。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袁隆平的“美丽”是指他把一生献给了培育杂交水稻这一崇高事业。
B.句子“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暗扣文题,揭示主题。
C.“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体现了袁隆平的艰辛。
D.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袁隆平工作作风朴朴实实、兢兢业业,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4)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带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是
A.袁隆平自信。
B.袁隆平夸夸其谈。
C.袁隆平百折不挠。
D.袁隆平淡泊名利。
(5)对于题目“永远执著的美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B.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C.题目蕴含着文章的中心。
D.“美丽”指的是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6)“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文中第四自然段出现了许多数字,你觉得这种写法好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发布:2025/2/28 0:30:1组卷:45引用:1难度:0.2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父亲 ①那年,乡里给父亲所在的学校发了一个通知:国庆节,举行职工越野赛,对前三名选手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一双球鞋。
②父亲看到通知时,已近9月中旬。而之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父亲,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别说越野赛,就连百米比赛都没有参加过。那天,父亲放下通知,就去找体育老师询问越野赛的行程有多长?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体育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后,将信将疑地问:“你要参加越野赛?”父亲点头,说:“是的。”语气坚定,毋庸置疑。
③那天放学,父亲就开始奔跑了。村里人都惊异地看他:“家里有急事?”父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只打一个否定的手势,便跑了过去。回到家,母亲惊异地拿来毛巾,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解释缘由:“有一个比赛,奖品是球鞋,我想赢得,送给大孩(大孩是我的小名)。”那年秋季开学,我去城里上初中,穿的是露脚趾的鞋。我对一双新鞋的强烈渴望,成了父亲心头解不开的结。
④自此,父亲开始拼命地奔跑。他跑着上下班,跑着去田里,跑着去教室,跑着去厕所。早晨,天不亮父亲就起来,去寂静的路上奔跑;晚上,外面漆黑一团,看不清路况,他就在窗台上点一盏灯,把院子当作操场……
⑤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⑥唯一让父亲遗憾的是,球鞋是成人尺码,可他还是在比赛的第二天就送到了城里。大大的球鞋穿在我的脚上像一条船,我把鞋带系得紧紧的,走了一圈又一圈,脚下像生了花一般,轻松舒适,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问及球鞋的来历,父亲笑而不答。
⑦父亲奔跑的故事,是后来母亲讲给我听的。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A.越野赛
B.球鞋
C.父亲
(2)请你用横线画出描写父亲知道越野赛消息之前的状态的句子,与后面的做法进行对比阅读。
(3)理解下面的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①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
“蓄势待发”的意思是
②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这句话通过对父亲
③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蜜”指的是
(4)父母为了子女宁可吃遍世间苦,受尽天下罪。你的父母对你也一定有深沉浓郁的爱,请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截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出人物特点。发布:2024/12/3 16:0:2组卷:374引用:2难度:0.8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