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NaClNaCl(填化学式)。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t1℃时,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41:4(填最简整数比)。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EBCE(填字母序号)。
A.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B.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E.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NaCl;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4;BCE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3 8:0:9组卷:49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洗碗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使用不间断地放水,边冲淋、边排水,用水量为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
(3)一定浓度的溶液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①20℃时,将4.0g 硝酸钾固体放在一个小烧杯中,加36.0mL的水,配制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②称量硝酸钾固体时,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③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④在20℃时,要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1g/mL)温度
质量分数/%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⑤如图为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相同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10℃,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B.45℃时,使Na2SO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措施除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水3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
C.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入15g NaCl粉末并振荡,会出现浑浊
D.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61引用:1难度:0.3 -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0/23 4:0:1组卷:176引用:63难度:0.7 -
3.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图1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
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他溶剂吗?”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
(3)针对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包括绘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李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了一条溶解度曲线(如图2),它是
(4)要从A和C的混合物中提纯A,应该采用的方法是温度/℃ 溶解度/g A B C 20 20 20 40 40 30 25 30 60 53.5 30 20
要从B和A的混合物中提纯B,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要从C和A的混合物中提纯C,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发布:2024/11/11 8:0:1组卷:26引用:1难度:0.3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