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云南昆明市郊的一条公路边发现一块暗色的有生物化石的岩石。
(1)研究人员在对化石进行研究时,发现了新的物种(如图甲),该生物体分为6节,尾部长得特别像一个倒过来的皇冠,专家们把它叫做“冠尾海丰虫”。这一物种的发现为探寻虾、蟹、蜜蜂等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节肢动物祖先提供了重要线索。
(2)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则岩石的质量为 125125g。将岩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由“30”上升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 5050cm3。该岩石的密度为 2.5×103kg/m32.5×103kg/m3。
【考点】密度的测量.
【答案】节肢;125;50;2.5×103kg/m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 g。
(2)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2=mL。
(3)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 。(写出具体过程)
(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则此响铃石为 的(选填“实心”或“空心”)。发布:2024/12/28 14:30:1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2.科技节的趣味探究活动“测量牛奶的密度”,提供的器材如下:
【实验器材】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值)、天平、胶头滴管、烧杯、密度为ρ1的铜块、细线和足量牛奶。
小应思考后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③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牛奶,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牛奶中,并标记下液面达到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④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倒入牛奶的总质量m2
⑤......;
⑥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3;
⑦计算牛奶的密度。
(1)在步骤①中,若观察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写出步骤⑤的操作 。
(3)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牛奶=(用相关的字母表示),小应据此实验方案测出的牛奶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发布:2024/12/28 14:30:1组卷:52引用:2难度:0.5 -
3.为了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调节好天平的平衡之后,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部分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 (填步骤序号)。用上述字母表示该品牌酱油的密度 。
(2)在进行上述的“C”操作时,若俯视读数,则测得的密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发布:2024/12/28 14:0:1组卷:1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