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责任,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将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与关爱。
材料二:17岁的刘某和另外三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起盗窃了一辆电动车。几天后,刘某等人被抓获。2022年3月15日,湖南省梆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刘某拘役3个月,罚金1000元,并向刘某的母亲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到法院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阅读材料一,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角度,说说国家要将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的原因。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阐述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4)法律为我们护航,未成年人也要与法同行。请你向班级同学发出倡议。
【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①规范作用: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②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③强制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4)①珍惜和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③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④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①规范作用: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②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③强制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4)①珍惜和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③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④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