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b>x>0 无明显变化 无Fe3+,无Cl2
(1)用KSCN溶液检测处Fe3+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
2Cl--2e-=Cl2↑,Cl2+2Fe2+=2Fe3++2Cl-
2Cl--2e-=Cl2↑,Cl2+2Fe2+=2Fe3++2Cl-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
还原
还原
性.
(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记录如下: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a>x≥c 无明显变化 有Cl2
c>x≥b 无明显变化 无Cl2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
0.2
0.2
mol/L.
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
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
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答案】溶液变红;2Cl--2e-=Cl2↑,Cl2+2Fe2+=2Fe3++2Cl-;还原;0.2;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08引用:15难度:0.6
相似题
  • 1.(NH42S2O8电化学循环氧化法可用于废水中苯酚的降解,示意图如图。

    (1)(NH42S2O8的电解法制备。
    已知:电解效率η的定义为η(B)=
    n
    生成
    B
    所用的电子
    n
    通过电极的电子
    ×100%。
    ①电极b是
     
    极。
    ②生成S2
    O
    2
    -
    8
     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向阳极室和阴极室各加入100mL溶液。制备S2
    O
    2
    -
    8
    的同时,还在电极b表面收集到2.5×10-4mol气体,气体是
     
    。经测定η(S2
    O
    2
    -
    8
    )为80%,不考虑其他副反应,则制备的(NH42S2O8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苯酚的降解
    已知:
    SO
    -
    4
    •具有强氧化性,Fe2+性度较高时会导致
    SO
    -
    4
    •猝灭。S2
    O
    2
    -
    8
    可将苯酚氧化为CO2,但反应速率较慢。加入Fe2+可加快反应,过程为:
    i.S2
    O
    2
    -
    8
    +Fe2+
    SO
    2
    -
    4
    +
    SO
    -
    4
    •+Fe3+
    ii.
    SO
    -
    4
    •将苯酚氧化
    SO
    -
    4
    •氧化苯酚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将电解得到的含S2
    O
    2
    -
    8
    溶液稀释后加入苯酚处理器,调节溶液总体积为1L,pH=1,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如图。

    用等物质的量的铁粉代替FeSO4,可明显提高苯酚的降解率,主要原因是
     

    (3)苯酚残留量的测定
    已知:电解中转移1mo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F库仑。
    取处理后的水样100mL,酸化后加入KBr溶液,通电。电解产生的Br2全部与苯酚反应,当苯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电量为a库仑,则样品中苯酚的含量为
     
    g/L。(苯酚的摩尔质量:94g/mol)

    发布:2024/12/30 11:30:1组卷:161引用:2难度:0.4
  • 2.铈(Ce)是镧系金属元素。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
    NO
    -
    3
    ,再利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Ce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7:30:5组卷:129引用:7难度:0.7
  • 3.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
     
    极,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2)铁电极为
     
    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NaOH主要在
     
    (填“铁极”或“石墨极”)区。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发布:2025/1/3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