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强记之法      历城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云:“某性钝,每读一书,遇意所喜好,即札录之。录讫,乃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即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粘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
【注释】①叶奕绳:人名,②尝:曾经。③札(zhā)录:用小纸片摘录。④讫:完结。⑤壁间:墙壁。⑥务期:一定要达到。⑦笥(sì):竹箱。⑧俟(sì):等到。⑨岁无旷日:终年没有空的日子。⑩腹笥:(fù sì)“笥”本指竹箱,这里引中为“腹中的学问”。
(1)请根据字义,给加点字选择读音。
一字不
B
B

A.[wèi]赠与:送给
B.[yí]遗漏
(2)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字。
句子 方法 释义
某性 课内迁移法:甚聪慧《杨氏之子》A.很,非常B.过分C.超过 ①甚:
很,非常
很,非常
掩卷即壁间观所粘录 联系上下文:A.接近;靠近B.参加;参与C.成就;成功 ②就:
接近,靠近
接近,靠近
(3)文中画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

A.一年之内/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
B.一年之内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
C.一年之内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
D.一年之内/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
(4)选文主要为了说明叶奕绳是个怎样的人
B
B

A.愚钝不堪
B.勤奋刻苦
C.聪慧机敏
D.善良朴实
(5)请你从文中提炼“读书之法”,完善下列表格。
阅读方法提炼单 方法提炼 原文摘抄
遇意所喜好,即札录之。
乃朗诵十余遍。
乃朗诵十余遍。
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
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

【答案】B;很,非常;接近,靠近;A;B;乃朗诵十余遍。;粘;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0 7:0:8组卷: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2 23:0:3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54引用:4难度:0.8
  • 3.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我与 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独贤者有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C.一箪,一豆羹 之不能尽其才
    D.今为宫室之为之 君子成人之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生,弗得则死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B.蹴尔与之 聚室谋曰
    C.万钟我何加焉 苛政猛虎也
    D.乡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鱼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B.文中第②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通过“不辨礼仪”接受“万钟”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论证非常有力。
    D.本文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