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光波的性质。菲涅耳利用双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双缝干涉的结果,即菲涅耳双面镜干涉实验,实验装置及光路如图所示,将两块边缘磨光的平面镜M1和M2的边缘对齐,之后倾斜微小的角度θ,用单色光源S向它们照射,则在双面镜对面的光屏L上会出现干涉条纹(D为遮光板,使光源S发出的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光屏上,S刚好位于M1与M2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根据实验装置及光路回答下列问题:若增大线光源S到O点的距离,其余条件不变,则屏上相邻两条亮纹(暗纹)中央的距离将 减小减小(填“增大”或“减小”);若换用光子能量较小的单色光,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暗纹)中央的距离将 增大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考点】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减小;增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2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某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台陈旧的激光器,铭牌已模糊不清,为了测出该激光器发出光的波长,他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a;将双缝放置在距墙面恰好是5块完整地面砖的位置;
b.用激光器照射双缝,在墙面上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清晰的干涉条纹。
(1)图中第五条亮条纹中心位置的读数为 cm,相邻两干涉条纹间距Δx=cm;
(2)已知所用双缝的宽度d=0.10mm,实验室的地面由“80cmx80cm”地面砖铺成,则该激光器发出光的波长为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发布:2024/12/29 18:0:2组卷:69引用:3难度:0.4 -
2.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间距为0.4mm,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0.5m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的宽度: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0条亮纹,此时分划板上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分划板上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乙所示。
(1)分划板在图甲、乙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甲=mm,x乙=mm。
(2)该单色光的波长λ=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增大双缝的间距,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发布:2024/12/29 19: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如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λ,屏上的P0点到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0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0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y1,S2P1的长度为y2,则y2-y1等于( )
发布:2024/12/29 19:0:2组卷:38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