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各小题。
一面(节选) ①走进内山书店①,我的眼光聚焦在一本中文的《毁灭》②上。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②“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③“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我手里的《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③。“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④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我断定:这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⑤我一翻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不敢看他的脸。我听见他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⑥“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竹枝似的手指,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笔记。
⑦“哦!您,您就是——“我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⑧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⑨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⑩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⑪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注释】①内山书店: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处所。②《毁灭》;作者法捷耶夫,由鲁迅翻译并自费印刷出版,是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③《铁流》:作者绥拉菲莫维奇,曹靖华翻译,反映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的“他”指的是 鲁迅鲁迅;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他”外貌的句子,读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瘦瘦”(用一个字回答),在“我”看来这是因为 他的健康差不多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的健康差不多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3)第④段开头描写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请补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结合文后的注释,说说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从“我”这样的举动中可以体会到什么?第⑦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外貌已经猜到了卖书的是鲁迅先生,这时候他非常激动,但是为了保护鲁迅先生而不敢喊出他的名字,而“他”也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就要说的,他已经統統知道了一样。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尊敬鲁迅先生,并且从他不敢直呼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他的迫害,以及作者竭力保护鲁迅先生的情感。第⑦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外貌已经猜到了卖书的是鲁迅先生,这时候他非常激动,但是为了保护鲁迅先生而不敢喊出他的名字,而“他”也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就要说的,他已经統統知道了一样。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尊敬鲁迅先生,并且从他不敢直呼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他的迫害,以及作者竭力保护鲁迅先生的情感。
(5)你觉得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情节谈一谈。 他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热切关怀年轻人的人。他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热切关怀年轻人的人。
【答案】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鲁迅;瘦;他的健康差不多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第⑦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外貌已经猜到了卖书的是鲁迅先生,这时候他非常激动,但是为了保护鲁迅先生而不敢喊出他的名字,而“他”也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就要说的,他已经統統知道了一样。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尊敬鲁迅先生,并且从他不敢直呼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他的迫害,以及作者竭力保护鲁迅先生的情感。;他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热切关怀年轻人的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ㅤㅤ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ㅤㅤ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雇听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ㅤㅤ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船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ㅤㅤ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3)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发布:2025/3/12 17:30:2组卷:18引用:2难度:0.4 -
2.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ㅤㅤ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ㅤㅤ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这两段话写的是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这里是写发布:2025/3/12 19:0:1组卷:32引用:1难度:0.4 -
3.课外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3)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他们打虎有哪些不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B.杀虎原因不同:武松自卫;李逵报吃母之仇。
C.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明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老虎。
D.杀虎后心情不同:武松心情释然;李逵尚存余悸。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的什么性格?发布:2025/3/13 5:30:3组卷:145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