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并回答。
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物理知识,还接触到了许多物理研究方法,其中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等是研究物理问题时常见的方法。比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这是用了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需要将实际的硬棒抽象为没有质量的杠杆模型,这是用了模型法;学习电流的概念时将电流与水流类比,这是用了类比法;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使大量石块对船的作用效果与大象对船的作用效果相同,从而通过称量石块的质量得出了大象的质量,这是用了等效替代法。
转换法在很多地方也有运用。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或者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都是用了转换法。比如通过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判断电流的存在;根据磁体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判断磁体磁性的强弱;在电热丝加热煤油的实验中用煤油温度的变化反映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等等,都用到了转换法。
此外,很多测量仪器也利用了转换法。比如用实验室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测温度时,我们是根据温度计中液柱的长短来识别温度高低的,这就是将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同理,利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我们是在量程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来识别电流大小的,这就是将电流的测量转化为角度的测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电路中的小灯泡正在发光,可判断出此时电路中有电流,这一判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CC。(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D.模型法
(2)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器中,将所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角度测量的是 BB。

【答案】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8 14:0:1组卷:49引用:2难度:0.7 -
2.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一电路叫“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0 1 100 200 300 500 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10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1)冰水混合物属于
(2)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3)根据热电流的特点,猜想并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发布:2024/8/6 8:0:9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3.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
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两接点间的温差/℃ 0 1 100 200 300 500 800 1000 电路中的电流/A 0.000 0.001 0.064 0.142 0.229 0.417 0.731 0.956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电路中的电流随两点间的温度差的增大而 。
(2)热电偶电路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①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②用不同金属丝;③。发布:2024/12/16 15:0:2组卷:10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