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某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原理】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H2SO4=Na2SO4+2H2O。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三: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稀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 溶液变 红 红 色 |
溶液呈碱性 |
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 中性或酸性 中性或酸性 |
FeCl3+3NaOH=3NaCl+Fe(OH)3↓
FeCl3+3NaOH=3NaCl+Fe(OH)3↓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测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评价反思】老师对该同学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3)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方案一中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
方案一中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
;(4)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错误的原因:
BaCl2+Na2SO4=2NaCl+BaSO4↓
BaCl2+Na2SO4=2NaCl+BaSO4↓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答案】2NaOH+H2SO4=Na2SO4+2H2O;红;中性或酸性;FeCl3+3NaOH=3NaCl+Fe(OH)3↓;有气泡产生;方案一中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BaCl2+Na2SO4=2NaCl+BaSO4↓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5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70引用:3难度:0.6 -
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酸碱中和实验,采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为(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68引用:3难度:0.9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铜丝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发布:2024/12/25 17:30:2组卷:4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