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氧磷(POCl3) 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易水解形成磷酸及氯化氢。

(1)磷酸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1所示。将三氯氧磷加入到NaOH溶液中,控制反应后溶液pH约为10。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OCl3+5OH-=HPO2-4+3Cl-+2H2OPOCl3+5OH-=HPO2-4+3Cl-+2H2O。
(2)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的实验操作为:
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水解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 mol•L-1的AgNO3溶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NH4Fe(SO4)2,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
已知:室温下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当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30s不褪色当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30s不褪色。
②操作Ⅱ中若沉淀覆盖不完全可能发生反应AgCl(s)+SCN-⇌AgSCN(s)+C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0160,该反应会导致所测产品中Cl元素含量 偏小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大量含磷(主要为H3PO4、H3PO3、P)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再将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盐沉淀并回收。
①在沉淀前先加入适量漂白粉的原因是 将废水中的H3PO4、P转化为PO3-4将废水中的H3PO4、P转化为PO3-4。
②磷酸铵镁结晶法除磷的原理为:NH+4+Mg2++PO3-4+6H2O═NH4MgPO4•6H2O↓其它条件不变时,磷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变化如2所示。pH>10时,随pH增大磷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pH增大,c(OH-)增大,OH-与NH+4时和Mg2+反应,导致c(Mg2+)和c(NH+4)减小,不利于生成磷酸镁铵pH增大,c(OH-)增大,OH-与NH+4时和Mg2+反应,导致c(Mg2+)和c(NH+4)减小,不利于生成磷酸镁铵。
③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转化为Fe2+,Fe2+进一 步被 氧化为Fe3+,Fe3+与PO3-4结合成FePO4沉淀。铁炭总质量一定,反应时间相同,测得磷去除率随铁炭质量比的变化如图3所示。当m(Fe):m(C)>1:1.5时,随着m(Fe)增加,磷去除率降低,原因是 随着m(Fe)增加,形成的微电池数目减少,溶液中的c(Fe2+)减小随着m(Fe)增加,形成的微电池数目减少,溶液中的c(Fe2+)减小。
HPO
2
-
4
HPO
2
-
4
PO
3
-
4
PO
3
-
4
NH
+
4
PO
3
-
4
NH
+
4
NH
+
4
NH
+
4
NH
+
4
PO
3
-
4
【考点】硅的性质及用途;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答案】POCl3+5OH-=+3Cl-+2H2O;当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30s不褪色;160;偏小;将废水中的H3PO4、P转化为;pH增大,c(OH-)增大,OH-与时和Mg2+反应,导致c(Mg2+)和c()减小,不利于生成磷酸镁铵;随着m(Fe)增加,形成的微电池数目减少,溶液中的c(Fe2+)减小
HPO
2
-
4
PO
3
-
4
NH
+
4
NH
+
4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