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课文《劝学》中出现了16次,按示例将这16个“而”字按用法进行归类。
用法一:连词,表修饰,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跋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用法二:连词,表示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示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用法三:连词,表示承接,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示承接,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法四:连词,表示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连词,表示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用法五:连词,表示因果,如:积善成德,而袖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因果,如:积善成德,而袖明自得,圣心备焉。
用法六:连词,表示修饰,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词,表示修饰,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考点】而.
【答案】连词,表示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示承接,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示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连词,表示因果,如:积善成德,而袖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修饰,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4引用:2难度:0.8
相似题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任重而道远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22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7 11:30:2组卷:5引用:2难度:0.9 -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下面句子中的“而”属于哪种用法,按顺序排列哪个选项正确( )
①连词,表并列关系。
②连词,表递进关系。
③连词,表转折关系。
④连词,表因果关系。
⑤连词,表顺承关系。
⑥连词,表修饰关系。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e.蟹六跪而二螯发布:2024/12/16 3:30:1组卷:109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