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其分泌。
(1)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人们将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 分级调节分级调节调节,意义是 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是由于存在 反馈调节反馈调节调节机制。
(2)为研究应激时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强迫小鼠游泳后,测定结果如图1。曲线是在不同时间抽取小鼠的 血液血液,测定其激素含量而绘制的。结果表明 皮质醇皮质醇更适合作为小鼠剧烈应激模型的指标,理由是 剧烈应激3min时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剧烈应激3min时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
(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临床上治疗痛风、严重感染等疾病。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会出现高血压等副作用,其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
①MR为醛固酮受体,皮质醇与醛固酮结合MR的亲和力相同。通常情况下,图2中的 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过程防止较多皮质醇激活MR。
②当体内皮质醇含量过高时,会和MR结合形成二聚体,发挥与醛固酮相同的生理作用,造成钠潴留,出现高血压。请根据图2信息解释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出现高血压的信号转导机制 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答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级调节;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反馈调节;血液;皮质醇;剧烈应激3min时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
(3)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是发布:2024/12/31 5:0:5组卷:4引用:3难度:0.5 -
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箭头表示进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