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及附近地区简图。

材料二: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年均日照2670小时,平均风速7米/秒。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材料三: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图和大同市2019年产业结构占比图。

(1)描述大同市的地理位置。
(2)分析大同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区位优势。
(3)面对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简述同为华北地区的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
(4)大同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2019年大同产业结构特点是什么?简析能源工业的变化对该市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和太原市都比较近,位处我国中部偏东,交通运输相对发达。
(2)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清洁无污染;该地冬季风较强,风能丰富;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大;高原采煤沉陷区土地租金低;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接入条件好。
(3)意义: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4)大同的产业结构特点: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低。经济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影响:增加就业岗位,促进脱贫致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8:30:1组卷:15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分析赣南地区稀土矿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