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
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疑是地上霜
”。
(2)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
D
D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首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鹊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
C.“人尽望”说明中秋月夜景色奇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D.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

【答案】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3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①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②深处。
    争渡③,争渡,惊起一滩鸥鹭④。
    【注释】①常记:长久记忆。②藕花:荷花。③争渡:奋力划船渡过,④鸥鹭:泛指水鸟。
    (1)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也称
     
    。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即“
     
    ”。“如梦令”是
     
    ,请再写出几个:
     
     
     

    (2)《如梦令》这首词是作者的回忆所作,由诗中“
     
    ”一词可以看出,表现作者心底欢愉的词语是
     

    (3)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4)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1引用:1难度:0.5
  • 2.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
     
    ,展示的是一幅
     
    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3)写景文字集中在
     
    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
     
     
     
    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发布:2025/3/13 6:0:1组卷:89引用:1难度:0.5
  • 3.补全诗句,并完成练习。
     
    ,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清气”指的是
     
    。(多选)
    A.清新的空气
    B.清香的气味
    C.纯洁的人品
    D.高尚的节操
    ②关于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感情,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赞美墨梅娇艳动人而又品格高雅
    B.赞美墨梅坚贞纯洁、高雅端庄的气质
    C.是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写照
    D.告诉我们内在美重于外在美的道理
    ③“一树梅花千首诗”,请你搜集一两句关于梅的诗写下来,反复朗读背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发布:2025/3/12 21:30:1组卷:22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