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1)为了验证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蒸馏水将烧碱样品溶解、配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用蒸馏水将烧碱样品溶解、配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
加入硝酸使溶液的pH<7(用pH试纸试验)
加入硝酸使溶液的pH<7(用pH试纸试验)
;③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NaCl存在,反之就没有NaCl存在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NaCl存在,反之就没有NaCl存在

(2)如图,为了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少量白磷.现把氢氧化钠缓缓投入水中并搅拌,这样做的原因是
NaOH固体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NaOH固体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
铜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
铜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
.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观察到
产生大量白烟,量筒内液面上升
产生大量白烟,量筒内液面上升
,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
32mL
32mL
处.
(3)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
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
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

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
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
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看其是否再变为红色,如变红,则原因为①.(或将溶液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降温,看其红色是否褪去.如不褪去,则原因为②).
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看其是否再变为红色,如变红,则原因为①.(或将溶液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降温,看其红色是否褪去.如不褪去,则原因为②).

【答案】用蒸馏水将烧碱样品溶解、配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硝酸使溶液的pH<7(用pH试纸试验);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NaCl存在,反之就没有NaCl存在;NaOH固体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铜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产生大量白烟,量筒内液面上升;32mL;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碱性消失(或减弱);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看其是否再变为红色,如变红,则原因为①.(或将溶液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降温,看其红色是否褪去.如不褪去,则原因为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8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鳄鱼的眼泪”不是伤心落泪,而是它利用眼眶中专门处理盐分的器官,把多余的盐分浓缩起来,借道眼睛,像眼泪似的淌出来.
    (1)某研究机构采集少量鳄鱼的眼泪在试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如果溶液产生
     
    的现象,则证明鳄鱼眼泪中含有氯化钠.
    (2)鳄鱼、海龟等爬行动物长期生活在海水中,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其实是因为它们体内的肾脏功能不够完善.这一事实也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
     

    发布:2024/11/14 8:0:1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2.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你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7/10 8:0:8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为验证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1)气体x的化学式
     

    (2)操作①的名称
     

    (3)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4)检验固体a中不含有KClO3的方法是
     

    发布:2024/8/4 8:0:9组卷:2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