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 水平水平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群落的种群组成(物种丰富度)群落的种群组成(物种丰富度)。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时,如果在面积为10米2的有300棵芦苇,则芦苇的种群密度为 30棵/米230棵/米2。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随机取样随机取样。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鱀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里都在锐减,保护他们的根本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种群、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答案】水平;群落的种群组成(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30棵/米2;随机取样;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