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生物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种类繁多,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如图是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一部分(从下部向上进化)和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的进化树中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f
f
(填字母)。在图1中,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
(填“近”或“远”)。
(2)图2中的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原始大气
原始大气
,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氧气
氧气
。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水蒸气,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
降水
降水
过程。实验后可检测B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是完全可能的。
(3)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的结果。这一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量的后代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从水生到陆生
从水生到陆生

【答案】f;近;原始大气;氧气;降水;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自然选择;生存斗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6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海岛上,生活的昆虫多是无翅或翅不发达的类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发布:2024/12/30 15:0:5组卷:69引用:13难度:0.9
  • 2.蛇类所捕食的动物种类很多,它们分布广泛。红纹滞卵蛇是我国湿地环境中常见的蛇类,野生环境中体表具有“纵纹”和“斑块”两种花纹。“纵纹”类似于荷叶叶柄的纹路,而“斑块”则容易藏在芦苇、香蒲等植物叶丛的投影中。

    (1)蛇是爬行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蛇类唾液中缺乏人唾液中含有的
     
    酶,却含有蛋白酶。有人在试管中加入2mL蛇的唾液和5mL淀粉溶液,一定温度下处理10分钟,加入碘液后试管中溶液
     
    (变/不变) 蓝色,蛇的消化酶种类适应于它们肉食性取食类型。蛇的消化系统组成与人类相似,食物也主要在
     
    中被消化吸收。
    (3)在以荷花为主要植物的湿地环境中,分布的红纹滞卵蛇可能以
     
    花纹类型为主,因为另一花纹类型的幼蛇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被捕食而遭到淘汰。这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起了选择作用,决定进化的方向。

    发布:2024/12/30 8:0:1组卷:54引用:1难度:0.4
  • 3.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多,有利于植物获取足够多的二氧化碳,如果其数量太多,也容易导致植物失去水分过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200多年前树叶上的气孔数量比现在多,现在树的幼叶气孔数量与200年前一样多,随着生长,会失去一部分气孔。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0 13:0:5组卷:29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