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 古时候,药草和百花长在一起,哪些可以治病,哪些不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谁要是生疮害病,无医无药的,不死也要脱层皮呀!A老百姓的疾苦,神农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他带领一批臣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B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这山半截儿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十分光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臣民们劝他趁早回去算了。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我怎能看着百姓忍饥挨饿、无药可医我怎能看着百姓忍饥挨饿、无药可医。”
正在想办法的时候,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树木,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层,他们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无论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还是飞雪结冰,从来 都都不停工。搭了近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到山顶。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绚丽多彩,密密丛丛。神农欢喜极了,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品尝。
白天,神农领着臣民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gōu)火,他就着火光把尝百草的体验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甜的,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性热,哪些性寒;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他都写得清清楚楚。
C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他明白自己中了毒。此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儿力气,指指面前一棵灵芝,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棵灵芝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后,毒解了,头不昏了,也能说话了。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搭木架的办法攀登上去。神农路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菽、黍、稷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还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
①形容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多彩
②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灵机一动灵机一动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霎时”表示 片刻,一会儿片刻,一会儿,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瞬间瞬间、刹那刹那。
(4)面对高山险阻,臣民们都劝说神农趁早回去。可神农一想到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药医,他怎样回答?请用反问句补充文中划线句子。
(5)本文是按照 事情发展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起因:百姓生疮害病,无医无药的,神农 瞧在眼里,疼在心头瞧在眼里,疼在心头。经过:神农带领臣民上山采药,经历 众多艰苦磨难众多艰苦磨难。结果:神农尝出了 麦、稻、菽、黍、稷麦、稻、菽、黍、稷让臣民种;尝出了 三百六十五种草药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为天下百姓治病。
(6)请选择文中A、B、C三处中的一处,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做阅读体会批注。
BB处: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神农和臣民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神农和臣民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
【答案】我怎能看着百姓忍饥挨饿、无药可医;无论;还是;都;绚丽多彩;灵机一动;片刻,一会儿;瞬间;刹那;事情发展的;瞧在眼里,疼在心头;众多艰苦磨难;麦、稻、菽、黍、稷;三百六十五种草药;《神农本草经》;B;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神农和臣民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2 13:0:1组卷:1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虎跑泉的传说ㅤㅤ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
ㅤㅤ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名叫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
ㅤㅤ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时去过的南岳衡山“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他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刚到衡山脚下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大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原来他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求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的老虎,小仙人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这夜,寺院里的老和尚和村民们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ㅤㅤ第二天,天空霞光万丈,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用前爪刨地,不一会儿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村民们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移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
ㅤㅤ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在现今的虎跑茶室里,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1)这眼泉水为什么叫“虎跑泉”?
(2)读画“ ”的句子,展开想象,完成练习。
①兄弟俩是怎样向小仙人诉说的?试着把他俩说的话写下来。
②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求后会怎样想呢?试着写下来。
(3)画“ ”的句子中“双绝”指的是
(4)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大虎、二虎兄弟俩把南岳衡山的“童子泉”移到了杭州。
B.文中两次写狂风暴雨,不仅有力地渲染了气氛,还凸显了大虎、二虎兄弟俩为民造福的精神。
C.大虎、二虎兄弟俩为了能长期在杭州住下去,不用天天翻山越岭去挑水,才决定去移“童子泉”。
(5)大虎、二虎兄弟俩有着怎样的优良品质?发布:2025/3/8 18:30:1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
二郎神担山赶太阳ㅤㅤ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有十二个太阳同时照晒,地面上炎热难当,草木枯焦,人们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当时,在东南方盱眙县的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大师,他有个高徒姓杨名戢,外号叫二郎神。这个二郎神决心捉拿太阳,为民除害。
ㅤㅤ那十二个太阳,都不是二郎神的对手,吓得四处逃命,二郎神紧追不放。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身后还带条“吠天犬”,他稍迈一步,便超到了太阳的前面,这样却反而捉不到太阳。他急中生智,顺手拔起一棵巨树作扁担,担起两座山继续追赶太阳。这样他的行走速度既不会落后太阳,也不会超过太阳,正好可以捉到。二郎担山赶太阳,一直赶到东海边,十二个太阳已被他摔死了十个,第十一个太阳吓得脸色苍白,一头钻进大海里。二郎神又回头捉住了最后一个太阳,当他把太阳举起,要向山石上摔去时,猛听得空中一声断喝:“弟子,不可造次,你意在救天下生灵,要是你把太阳全部摔死,人间岂不是漆黑一团吗?”二郎神一看是自己的师父,想想师父的话很有道理,便将最后一个太阳放了。
ㅤㅤ从此,这个太阳早出晚归,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那个钻进大海中的太阳,再也不敢白天露面了,只有在夜里才敢出来窥视人间,于是它就变成了现在的月亮。当初它被二郎神吓得面色苍白,直到如今还没有变过来,所以月亮跟太阳不一样,一直放着白光。
ㅤㅤ之后,二郎神把肩上担着的两座山放在了海边,这便是今天泗洪县石集镇境内的柳山和毛山;而现在毛山西南面的堰埂村附近有一道长长的土岭子,将两座山连成一体,它便是二郎神担山用过的扁担。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①暗中观察,偷看。
②在情况紧急时或在危急中突然想出应付的办法。
(2)二郎神担山赶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3)读了短文,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发布:2025/3/6 1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大禹治水ㅤㅤ虞舜听说大禹贤明能干,便命令大禹负责治水。
ㅤㅤ大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妻子涂山氏,启程赴任。
ㅤㅤ大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定治水措施,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ㅤㅤ于是大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ㅤㅤ在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可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去要看一下。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十分想念丈夫,常常到高山上眺望,盼望丈夫回来,最后进化为一块石头,人们称之为“望夫石”。
(1)根据短文内容填词语。
制定
治理
疏导
劈开
(2)请你写出“望夫石”的来历。
(3)读完短文,你觉得大禹是什么样的人?发布:2025/3/8 12:30:1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