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选自[宋]沈括《活板》)【乙】 (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①。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祯《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注释】①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D
A.持就火炀之 | 瞬息可就 |
B.若止印三二本 | 若屈伸呼吸 |
C.然泥字既不精整 | 公欣然曰 |
D.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 | 孔子云 |
B
B
A.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B.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C.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D.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故王祯《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甲文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详细介绍活板印刷的过程,体现活板的优越性。
B.甲文第一段“盛”“始”“皆”三个字准确地传达出雕版印刷逐渐兴盛的简要发展历史。
C.乙文陆深《金台纪闻》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因为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耗费了时间损害了功效,所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D.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
【答案】D;B;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 8:0:9组卷:2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2 23:0:3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2.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箪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尽其才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蹴尔而与之 聚室而谋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乡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鱼为业
A.文章开头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B.文中第②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通过“不辨礼仪”接受“万钟”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论证非常有力。
D.本文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54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