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宁附近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西宁是一座具有 2100 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材料三: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份 |
青海省 | 江苏省 |
1990 年 | 446万 | 6705万 |
2011 年 | 529万 | 7623万 |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积温
逐渐降低
逐渐降低
,原因是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根据材料三,青海省与江苏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
大
(大、小)。(3)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5)西宁通往拉萨的青藏铁路是铁路工程的奇迹,请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考点】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属性;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答案】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7 4: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如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矿产能源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河谷两侧是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以及散落在保护区内的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川湖。“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成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3)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脱贫致富。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3引用:1难度:0.2 -
3.如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①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②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③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
④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布:2024/12/31 14:30:1组卷:1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