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春季常见的地理现象。北京地区春季“杨花柳絮随风舞”是美景还是灾害?某校同学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一:“杨花柳絮”是什么?
同学们搜集到如下资料:
资料1:杨树和柳树为雌雄异株植物,原产于中国,生长迅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易于繁殖和养护成本较低,成为北方最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
“杨花柳絮”其实是杨柳雌株种子上附生的白色长毛。在春天,当日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时最有利于这些种子的成熟,随后杨柳絮携带着种子便开始飘飞繁殖。华北地区的飘絮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可长达半月以上。
(1)同学们结合日常观察,判断柳树和杨树属于BB(单项选择)的树种。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影响“杨花柳絮”产生的主要气候要素是气温气温。
探究问题二:大江南北都有杨柳,但为什么我国南方没有北方这样的飞絮?
同学们从天气和气候的角度探究这个问题。
资料2:图1(a)为某年4月19日某时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1(b)为北京和上海多年平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3)同学们研究认为北方春季多风且风向复杂是原因之一。
如图1(a)所示时间,甲地受低低气压控制,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上升上升(上升/下沉);北京的风向为东南东南风;与上海相比,北京风力较大大,理由是北京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北京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同学们认为南北方气候差异对飞絮条件影响也很大。对比图1(b),推测南方春季没有飞絮的原因是气候湿润湿润。
探究问题三:该如何应对“恼人的飞絮”?
图2是同学们查询资料后制作的“恼人的飞絮”宣传卡。

(5)根据以上学习和研究,同学们对治理北京春季飞絮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
意见①:应当将杨树、柳树全部砍伐,更换为生长期长、观赏性高的银杏树。
意见②:应当减少和控制城市绿化树种中杨树与柳树的雌株,增加其他树种。
以上哪一种意见更合理?②②。
请你说明理由: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柳树和杨树为当地地带性树种,适应性强,而全部砍伐,更换为生长期长、观赏性强的银杏树,有可能不宜存活,且成本较高。减少和控制杨树与柳树中的雌株,可以减少飞絮发生,同时,可以增加其他地带性树种,适宜生存的不产生飞絮的树种等均可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柳树和杨树为当地地带性树种,适应性强,而全部砍伐,更换为生长期长、观赏性强的银杏树,有可能不宜存活,且成本较高。减少和控制杨树与柳树中的雌株,可以减少飞絮发生,同时,可以增加其他地带性树种,适宜生存的不产生飞絮的树种等均可。
【答案】B;气温;低;上升;东南;大;北京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湿润;②;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柳树和杨树为当地地带性树种,适应性强,而全部砍伐,更换为生长期长、观赏性强的银杏树,有可能不宜存活,且成本较高。减少和控制杨树与柳树中的雌株,可以减少飞絮发生,同时,可以增加其他地带性树种,适宜生存的不产生飞絮的树种等均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铟囚锋是由冷锋赶上暖锋,或者两条冷锋迎面相遇,把暖空气抬到高空,由原来锋面合并形成的新锋面。它的天气保留着原来锋面天气的特征。如果冷锋后的冷空气团比暖锋前的冷空气团冷,称之为冷性锢囚锋。图1为冷性锢囚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亚洲东北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1)请写出冷性锢囚锋的垂直剖面图上A,B,C对应的气团名称。
(2)据图1说明冷性锢囚锋的形成过程。
(3)据图2比较此时A地和B地降水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差异。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3引用:3难度:0.6 -
2.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
(3)该图表示的是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引用:3难度:0.7 -
3.如图为某月某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分布图,联系所学回答问题。
(1)说明该日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天气状况。
(2)据图,指出该日我国大陆沿海航线中,航运安全隐患较大的航段,并简析原因。
(3)比较丙、丁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4)指出甲、乙两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及相应的地貌。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