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一时成为高频词。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这一高频词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第一小组收集了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材料: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2020年7月至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2021年3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林镜泉等9名被告人非法采砂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案件作出终审判决,除依法维持一审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外,还支持了检方提起的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维持了一审对9名被告人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29.6亿余元的判决结果。
(1)结合探究一,分析以上举措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
【探究二】第二小组关注了2021年两会期间新生的两个热词--碳中和、碳达峰。我国向世界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的承诺。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作出这个承诺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2021年围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主题,某市各地通过榕树课堂、走村入户、示范带动等形式,深入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大家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做到“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答案】(1)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环保法律,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②国家执法、环保等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体现了严格执法的要求;③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对破坏环境的犯罪案件作出公正判决,体现了公正司法的要求。
(2)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3)我们做到出门步行或骑自行车,少乘坐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分别启示在实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做到(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109引用:9难度:0.8
  • 2.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某部法律修订草案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某校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此法律修订草案提出多条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事后,该校学生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对此事一些人展开了讨论,你认同的是(  )
    ①甲:法律修订是法律工作者的事,学生不应出风头
    ②乙:提出法律修订意见是公民的权利,值得肯定
    ③丙:向公众公开征求法律修改意见,利于科学立法
    ④丁: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制定法律

    发布:2024/11/29 19:0:2组卷:42引用:7难度:0.7
  • 3.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正式进入“国家法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是保障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法的出台体现了(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我国法律体现正义原则,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④公民平等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发布:2024/12/10 21:0:1组卷:495引用:6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