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间”在这里的读音是
jiàn
jiàn
,意思是
隔开
隔开
,它和诗句中的“
”字的意思相同。
②从诗句可知,诗人此时是站在
瓜洲
瓜洲
的渡口眺望
钟山
钟山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d

a.“一水间”说明距离近,舟在其中行驶迅疾,顷刻就到
b.“只隔”两字是说钟山近在咫尺
c.“数重山”说明虽然阻隔重重,但在诗人看来却很平常
d.“一水”“万重山”的阻隔是诗人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
”与“
何时
何时
”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完成这两句内心独白: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乡。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乡。

③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诗稿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绿”在这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思是“吹绿”,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显现出江南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在这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思是“吹绿”,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显现出江南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答案】jiàn;隔开;隔;瓜洲;钟山;d;又;何时;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乡。;“绿”在这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思是“吹绿”,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显现出江南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12 7:30:1组卷:4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一词看出月色的
     
    。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8引用:2难度:0.5
  • 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一词看出月色的
     
    。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有:
     
     

    发布:2025/3/13 2:0:1组卷:149引用:5难度:0.8
  • 3.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发布:2025/3/13 6:0:1组卷:6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