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座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使君:指辛弃疾。金鼓:出征的队伍。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瑜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C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
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
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点明京口的重要性,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D.全词慷慨激昂,笔力雄健,虽刻意效法辛词的风格,却也突显了词人清刚、疏宕的特色。
(2)本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21引用:10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女子用折杨柳来送别远行人,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B.三、四句写一枝杨柳虽不贵重,但它代表了家乡的整个春天,所以应当珍重。
C.七、八句写行人将远戍边疆,作客他乡,容颜渐老,其内心的愁苦更胜送别人。
D.此诗首尾圆合,饱含情韵,由折杨柳生发的离情别绪,层层深入,情真意切。
(2)诗歌是如何借眼前之景抒离情之苦的?请简要分析。发布:2025/1/1 3:30:1组卷:23引用:5难度:0.7 -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①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②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宋代杰出诗人。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被贬陈留的陈与义,也成了逃亡的难民。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②三年多难: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1)诗歌以“
(2)诗歌尾联说“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请联系全诗,说说造成作者“悲”的原因。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2难度:0.6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阴雨①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印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张,又喜卧北窗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发布:2025/1/1 1:30:1组卷:16引用:9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