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落实好“双减”政策,从新学期开始,各地中小学校积极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深圳某校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和丰富社团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传统文化进校园】
材料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出了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菜单。

(1)请从图中选出你最想上的一门课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学习这些课程的意义。
【家庭教育我参与】
材料二: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治社团的同学们就此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同学们发现,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2)对此,小明同学认为:通过德治就能解决“家事”,以法治形式变成“国事”小题大做。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我选择医药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学习该课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
(2)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①道德具有教化作用,通过弘扬家庭美德教育孩子,可以引导父母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和提升。②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法治融入家庭教育,有利于规范父母家庭教育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③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或:需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④总之,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从而把家庭经营成温馨有爱的地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①道德具有教化作用,通过弘扬家庭美德教育孩子,可以引导父母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和提升。②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法治融入家庭教育,有利于规范父母家庭教育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③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或:需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④总之,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从而把家庭经营成温馨有爱的地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9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