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地区对受污染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吸收、吸附、转化和降解河流中有机物污染和有毒物质,效果显著。下列图表是科研团队利用铜钱草、红波等水生植物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生植物对水中污染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
反应器 TP
NH
+
4
N
NO
-
2
N
进水水质
/(mg•L-1
铜钱草 3.0 10.5 0.08
红波 3.0 10.5 0.08
铜钱草+红波 3.0 10.5 0.08
出水水质
/(mg•L-1
铜钱草 1.9 3.0 0.07
红波 1.7 1.5 0.04
铜钱草+红波 1.6 2.3 0.008
注:TP指水体中总含磷量,
NH
+
4
N指氨态氮,
NO
-
2
N指亚硝酸态氮。
(1)当水体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很快消除,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抵抗力
抵抗力
稳定性。该河流污染初期水体中的TP、
NH
+
4
N、
NO
-
2
N等含量较高,导致蓝藻等大量生长,形成“水华”,进而引起鱼虾死亡,水体发臭,这种连锁反应机制属于
正反馈
正反馈

(2)对TP、
NH
+
4
N、
NO
-
2
N去除效果最有效的反应器(植物)是
C
C

A.①③②
B.③①③
C.③②③
D.③③③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研人员利用同样的装置通过通气增氧,其他条件不变,每天定时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如图所示,第7天后
NH
+
4
N、
NO
-
2
N、
NO
-
3
N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不断将
NH
+
4
N氧化为NO2N进而形成NO3N
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不断将
NH
+
4
N氧化为NO2N进而形成NO3N

(4)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利用生态浮床技术修复水体,该技术是将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种植于浮在水面的材料上,能有效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浮床植物能通过根系向水中分泌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生长,说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在上述生态修复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主体作用,它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生产者、分解者(缺一不可)
生产者、分解者(缺一不可)
。生态修复后该河流再现水质清澈,水草繁茂,鱼跃鸟闹的景象,成为休闲晨练的公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和间接
直接和间接
价值。

【答案】抵抗力;正反馈;C;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不断将
NH
+
4
N氧化为NO2N进而形成NO3N;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产者、分解者(缺一不可);直接和间接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稻鸭共作是一种综合农业技术。鸭子可为水稻除草、控虫、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为鸭提供充足的水、适量的食物以及劳作、栖息场所,最终获得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鸭肉。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10难度:0.7
  • 3.如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CO2还原成甲烷,甲烷菌也从中获得能量而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有效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的畅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较为理想,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体现生态经济的原则是
     

    (2)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甲烷菌是一种细菌,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其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为什么?
     

    (3)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应如何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发布:2025/1/7 8:0:2组卷:0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