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图乙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图丙表示根据每天统计的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其入值(λ=当天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天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的曲线。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温度
温度
营养物质(培养条件)
营养物质(培养条件)

(2)在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目的是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计数误差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计数误差
。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
(前/后)滴加样液。
(3)图甲中双边线内16个小方格中共有酵母菌24个,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
24÷16×400×10000×100×10
24÷16×400×10000×100×10
=
6×109
6×109
个(写出计算过程)。
(4)根据图乙可知,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
高于
高于
(高于/低于)A批次。t时,两批次培养的A、B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种内斗争的强度依次是
A>B
A>B
A<B
A<B
。(填“A>B”“A=B”或“A<B”)。若在t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
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值不适宜)
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值不适宜)

(5)图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BD
(多选)。
A.a→b段,种群数量逐渐增多
B.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C.b→c段,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D.a点和c点的种群数量不同

【答案】温度;营养物质(培养条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计数误差;后;24÷16×400×10000×100×10;6×109;高于;A>B;A<B;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值不适宜);A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3.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最丰富。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答出2点即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5)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