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汉王怒,欲攻项羽。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衡山、临江王击义帝,杀之江中。
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乃遂就国 | 就:完成 |
B.袒而大哭 | 袒:露出 |
C.发使告诸侯曰 | 发:派遣 |
D.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 从:跟随,跟从 |
B
B
A.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
B.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
C.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
D.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
(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B
A.我宁愿大王您在汉中称王,抚养百姓,招纳贤才。
B.我希望大王您在汉中称王,抚养百姓,招纳贤才。
C.我希望大王您在汉中称王,抚养百姓,使他们成为贤人。
D.我宁愿大王您在汉中称王,抚养百姓,使他们成为贤人。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汉王善于听取意见。愤怒的他本想攻打项羽,但觉得萧何的劝谏有道理,便采纳了。
B.萧何能审时度势。在己方势不如人的情况下,他能够力劝汉王,暂避锋芒,以图长远。
C.新城三老董公认为,项羽因走投无路,杀害了义帝,是天下共同的敌人,当讨伐他。
D.古人云:“师出有名。”汉王以项羽杀害义帝一事为理由,趁势而出,欲发兵攻打项羽。
【答案】A;B;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8 19:30:3组卷:51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