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用航天器搭载数千种生物进行太空遨游,开启了植物育种新模式,培育出太空椒、太空黄瓜等一系列农作物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进行农作物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的微重力、X射线、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等诱变因子,诱导生物发生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2)与其他育种方式相比,太空育种的优点有 产生新基因、变异多、变异幅度大产生新基因、变异多、变异幅度大(答出一点即可);航天器上搭载的通常是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原因是 萌发的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中更容易诱发突变萌发的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中更容易诱发突变。
(3)若太空育种获得基因型为Bb的大豆品系,连续自交3代后,B的基因频率为 50%50%。自交过程中,此大豆品系是否发生了进化?否否(填“是”或“否”)。
(4)青椒是二倍体植株,取青椒植株不同部位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可观察到某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为 1或2或41或2或4(不考虑突变与交叉互换)。已知普通青椒的果实肉薄且不抗病,基因型为ddtt,现有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种子,基因型为DdTt。若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纯合的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育种思路是 种植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DdTt),取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二倍体植株,挑选出果实肉厚且抗病的植株即为符合要求的纯合品种种植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DdTt),取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二倍体植株,挑选出果实肉厚且抗病的植株即为符合要求的纯合品种。
【答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产生新基因、变异多、变异幅度大;萌发的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中更容易诱发突变;50%;否;1或2或4;种植果实肉厚且抗病的太空椒(DdTt),取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二倍体植株,挑选出果实肉厚且抗病的植株即为符合要求的纯合品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