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规模、人均GDP以及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量产生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的驱动效应。对于碳排放强度而言,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均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如图为2000~2015年三大区域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变动趋势。据此完成13~14题。

东部地区单位GDP产值人均碳排放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考点】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0引用:0难度:0.7
相似题
-
1.读2012年我国交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回答7~8题。
甲是我国人均交通碳排放量最高的省市,对其贡献程度最小的是(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关于如图所示碳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出台了碳排放交易政策。碳排放交易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减排企业在不突破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市场销售获取效益;超排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排放量的碳汇产品。如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10~11题。
从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试点行业的是(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4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