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为探讨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选取玛河流域扇缘带弃耕20年以上的天然盐碱荒地,根据样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的不同、综合物种和群落结构等因素,选择了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基本一致的白刺、绢蒿、花花柴、雾冰藜、梭梭和柽柳6种典型盐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般采用 样方样方法对6个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在每个群落中应设置3个20m×20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采集5份土壤进行混合,这样做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通过其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来衡量,其中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可作为微生物整体活性的有效指标。AWCD值的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反映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如图所示,各群落土壤AWCD值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升高升高,最终进入缓慢平稳期。从整体来看,梭梭群落利用碳源物质的能力最强,依据是 梭梭群落土壤的AWCD值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均最大梭梭群落土壤的AWCD值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均最大。通过对96hAWCD值分析,可知 花花柴群落花花柴群落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位居第二。

(3)已知雾冰藜是冰藜群落的优势物种,此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平均株高显著低于其他群落,且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测定结果显示冰藜群落AWCD值最低,从物种组成和土壤输入碳源高低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该群落植株矮小,物种单一,因此对于土壤输入的碳源较低,所以微生物群落活性较低该群落植株矮小,物种单一,因此对于土壤输入的碳源较低,所以微生物群落活性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冰藜群落中雾冰藜渐渐丧失优势物种的地位,这个过程属于 次生次生演替。
【考点】群落演替的类型.
【答案】(群落的)物种组成;样方;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升高;梭梭群落土壤的AWCD值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均最大;花花柴群落;该群落植株矮小,物种单一,因此对于土壤输入的碳源较低,所以微生物群落活性较低;次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3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