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生态环境脆弱,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一定退化现象。2000年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10月,三江源被列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
材料二:三江源地区简图

材料三:1980年至2010年间三江源地区草地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1980年 1995年 2010年
低覆盖度草地 36.78% 42.98% 36.97%
中覆盖度草地 25.30% 23.92% 24.68%
高覆盖度草地 5.44% 3.82% 5.67%
(1)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2)描述1980年至1995年间三江源地区草地的变化情况,并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安全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环境极端;热量不足,生物生长缓慢;海拔高,环境相对封闭。
(2)低覆盖度草地占比增加,中高覆盖度草地比减少;主要原因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所导致。
(3)湿地面积广大,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能力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2 8:0:9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