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然而对于历史传记的写作上,有人认为应该遵循历史的客观性,还原历史的本真;也有人认为历史应该有其个性化的色彩,如此方可经久流传。
      对此你有怎样的想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不得抄袭、套作。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走进“现场”,看见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学品类中,历史传记一直是个不可被忽视的门类。然部分历史传记,或片面追求客观,将历史写“死”了,或只讲求个性化色彩而成了稗官野史。我认为,正是因为兼具历史的客观性和充满文学意味的个性化色彩,历史传记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那些优秀的历史传记才得以光耀古今。
       作为对历史的真实记录之一,传记文学的真实客观性是它与其他文学种类最大的区别。所以论及历史传记,首先要看的自然是其客观性。毕竟它的最终目的还是承载历史,再现历史。所以,史家才如此强调“无一字无来历”之重要性,并对传记中的历史细节如此孜孜以求。诸如我们熟知的司马迁著《史记》,虽然我们对于其中司马公的一些春秋笔法和评价性语句有诸多看法,但不能遗忘,当日之司马公,“考信于六艺”,坚持“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怪诞不经之语,舍而不取,为追求历史记录之客观性,有所不取;当日之司马公,也注意搜集逸闻轶事,注意纠正古史之谬误,注重实地之观察,“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北自龙门至于朔方”,为追求历史记录之客观性,实证而取。唯有如此,历史才不是戏说,也不是演义。
       历史虽讲究客观,但历史传记毕竟是以人类之思想和人类之手笔写下的,因此无可避免的会体现写作者的个性。而从属于文学范畴的历史传记,唯有兼具历史性、思想性与文学性,才符合传记文学的文体本质,不至于跳出“文部”而跃入“史部”。此外,对于撰写生活年代相距久远、素无谋面的历史人物,在难以搜集到新的史料的情况下,是否允许文学性的想象与虚构?若不考虑这个问题,或许历史人物依然只是干巴巴的几个官衔名、生卒年,或许书中展现的也只是那几个熟悉的“脸谱”。因此,我们才强调,历史传记也需要适当展现出一定的个性色彩。
       传记文学写法很多,但写好不容易。有些人写成了年谱,只剩一串串毫无情感跳动的数字;有的人写成了大事记,全是心惊肉跳。最终,他们都成了一笔呆板、没有起伏的流水账。因此,必须在传记文学中时时强调合乎逻辑的个性化色彩,才能让这份传记形成一个自行车的轮毂,从四面八方辐射中心,立体展示出传主的形象、性格、精神、情感等。我们只有抓住杜甫这个诗人的情感变化,才能真正读懂他的“悲悯”,而不只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形象。我们只有抓住那些有趣的细节,才能真正看到龚自珍的可爱,看到他在那个过分循规蹈矩的时代里闪耀着的那颗自由的、健康的心灵。对读者来说,唯有注重一定的文学内蕴,体现其个性化色彩,传记文学才不显得枯燥,读者才有更多机会打通自己与传主、与作者的精神气脉。
       当然,追求个性化并不意味着抛弃客观性。其实,历史传记的个性化色彩将简略至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血肉丰满化,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历史情境,这也是“艺术的真实”。这一“艺术的真实”,也恰恰是客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实,华夏文明的延续从来都是鲜活的,不仅仅在于我们依然能看懂的传记文字,也在于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样样鲜活的物件……走进具备客观之“鲜活性”的历史现场,才能看到历史的一针一线;跳出普遍性看到个性化之鲜活,才能看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众生百态。也因此,唯有将历史传记的客观性与个性化色彩充分结合,历史才真正变得有意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