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结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定律分析以下问题:
(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基因,其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分离定律;孟德尔所说的不成对的遗传因子指的是非等位基因,其自由组合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二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借助孟德尔用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设计实验推理证明以上存在形式,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方法一:用黄豆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一:用黄豆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期结果:
若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方法二:测交结果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方法二:测交结果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方法二:测交结果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方法二:测交结果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答案】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方法一:用黄豆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方法二:测交结果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方法二:测交结果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1引用:4难度:0.7
相似题
-
1.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引用:4难度:0.9 -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1引用:6难度:0.6 -
3.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16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