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以色列地区示意图,图2是甲城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境内的约旦河为自北向南流入死海的内流河,该国水资源短缺。随着地下水的开发以及北水南调工程的完成,以色列种植业规模开始扩大。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色列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70年代以后开始运用先进、高效的节水技术,不断扩大园艺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的种植规模,并大量出口国外。
(1)分析乙成为北水南调工程取水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以色列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
(3)调水工程及全国性的管道系统完工后,以色列每年定期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说明其回灌的季节及其环境效益。
【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1)乙地降水比南部多,乙地的湖泊可以储蓄大气降水,水量大;地势北高南低调水可实现自流;附近有约旦河流经,可以利用天然河道。
(2)市场扩大,交通更加便利,技术水平提高。
(3)冬季;增加地下水资源,缓解因地下水位降低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提高地下水水位,缓解地面沉降及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回灌过程中,经过土壤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提高水质;通过打井、抽取劣质水,回灌优质水,改善地下水水质。
(2)市场扩大,交通更加便利,技术水平提高。
(3)冬季;增加地下水资源,缓解因地下水位降低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提高地下水水位,缓解地面沉降及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回灌过程中,经过土壤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提高水质;通过打井、抽取劣质水,回灌优质水,改善地下水水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6:30:1组卷:4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如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15~16题。
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
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发布:2024/12/31 12: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引汉济渭”工程可以( )发布:2024/12/31 15: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读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发布:2024/12/31 13:30:2组卷: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