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就是“歌长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
【答案】(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部分描写了唐玄宗之重色、求色和杨贵妃之美貌,娇媚,以及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贵妃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部分写杨贵妃之死。——恨之直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3)“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部分,诗人抓住了人物——唐玄宗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凄恻动人的语调,婉转地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忆怀旧,回宫以后的睹物思人,一年四季触景生情,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玄宗之恨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部分让杨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贵妃之恨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部分写杨贵妃之死。——恨之直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3)“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部分,诗人抓住了人物——唐玄宗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凄恻动人的语调,婉转地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忆怀旧,回宫以后的睹物思人,一年四季触景生情,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玄宗之恨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部分让杨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贵妃之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引用:1难度:0.7